1.破解了化肥使土壤板结的冤案
缺碳使土壤微生物不能繁殖,土壤就板结;往板结土壤每亩施几公斤有机碳菌液,五、六天内土壤就疏松并可持续数月以上。

2.破解了“花而不实”和“严重落果”之谜
农作物由开花到结果,由小果到膨大,都需要大量碳能;当作物得不到足够碳养分,就造成花而不实或严重落果。
3.破解了果树大小年的魔咒
造成大小年主要是根系发育不良,树势衰弱,光合作用产生的有机营养物质不足,长时间处于严重缺碳的状态,果树“大年”之后,耗尽了果树全部能量,“国库”空虚,必然造成次年的歉收甚至绝收。在果树采摘前后及时补充有机碳肥和适量化肥,就能提高光合转化率重使“国库”充盈,次年还能大丰收。
4.破解了低温寡照必然歉收的悖论
低温寡照使农作物陷入“碳饥饿”,化肥救不了它。而施有机碳肥,就能使农作物吸收利用碳能,重现勃勃生机,获得正常收成。
5.破解了旱涝冻害防治的难题
农作物在遭受旱涝冻害等逆境时,如果自身抗逆能力差或不能得到及时补碳救治,就只能面临死亡。大量的事实证明,植物在遭受逆境之前或刚遭受逆境之时,及时给予施用有机碳肥,往往能够使植物死里逃生,在逆境风潮中一枝独秀。
6.破解了有机种植产量上不去的瓶颈
有机种植被解释为“纯有机肥料种植”,这种农产品欠缺无机养分,营养积累不齐全、不丰富,是亚健康态,怎么能高产呢?施用有机+无机阴阳平衡的肥料,农产品营养才最丰富最健康,才是科学的有机种植。
7.破解了病弱大树救治的难题
大树老树树体贮存着不少营养,但由于根少叶稀不能循环:不循环就面临死亡。植物也有心脏,根是下心房,叶是上心房,上下心房协同推动循环不息的营养流和新陈代谢。有机碳肥能壮根生叶,形成植物强大的心脏,树体便能复壮。
8.破解了一种微量元素“缺素症”假象
农业界盛行“头痛医头、脚痛医脚”,植物显示缺某种微量元素了,就施某种微量元素。殊不知往往被假象所迷惑、瞎折腾。在显示缺素的庄稼地,施上有机碳肥就不发生“缺素症”。这是有机碳肥使板结土壤得到改良,植物根系发达,并使微量元素活性提高,作物就不会得“缺素症”。 
案例一:2015年6月初,深圳连日阴雨,坪山一带农民种植的辣椒普遍发生严重黄叶落叶。而龙姓农民得知有机碳肥能补碳,利用雨后间隙给自家的辣椒喷施液态有机碳肥,使这块辣椒地一直保持了青葱翠绿,并开始正常挂果。由于及时给辣椒喷施液态有机碳肥,提供了叶面气孔可直接吸收的有机碳养分,补充了正常光合作用所提供的碳养分,叶片叶绿素有足够的能量继续工作,即使在阴雨天微弱的光线下,叶片还能维持较低水平的光合转化,保证了根系的生长,维系了“内循环”系统的运转,所以他的辣椒没有出现其他“化学农业耕作”的辣椒在低温寡照时的黄叶败落现象。
案例二:在荔枝果实膨大期突遇台风,台风后能幸免掉落的果实却普遍暴发霜霉病,接着就是更大量的落果。但是李姓农民在台风后立即给荔枝树喷施液态有机碳,奇迹发生了:他的果园没有岀现荔枝霜霉病,不再掉果;而其他果农深知台风后霜霉病会发作也都立即采取措施,但他们的措施是喷施防治霜霉病的农药,结果无一例外地霜霉病暴发,落果惨重,当年基本绝收。喷液态有机碳的防住了霜霉病,喷防治霜霉病的农药的却没有防住霜霉病,这使当地果农十分惊讶,原因何在呢?台风中正在膨大的果实缺乏光合作用提供的营养积累,加上台风中摔打摩擦,果皮擦伤,台风过后天气湿热,正是霜霉菌入侵最有利之机。这时喷农药,可以杀死果壳表面的病菌,却杀不到已侵入果壳内的病菌。加上果树虚弱,抗病能力非常低,侵入的病菌便在果壳內大量繁殖,导致大量残果发病脱落。而台风后及时喷施小分子水溶有机碳肥,为叶片加大光合作用创造了条件,及时给虚弱的果实补充了碳养分,同时还直接参与修补果壳创伤阻隔霜霉菌入侵通道,所以才产生了以上所述的用与不用农药效果出人意料的结果。
案例三:中药没治病效果了?绝然不是!以往中药材都是野生的,产量不高,土壤也没有问题,这种药材是有药效的;随着中药规模化种植,种植者只管种却不去理会中药材需要什么土壤种出来的中药材才会有药效。有病虫害了就下农药,种出了大批高产量的“克隆”中药材,但种植中药材的土壤已经病了,我们还能对其效果抱什么期望呢?中药材本身多半是喜荫的,光合作用弱,很多碳营养积累都是从土壤中吸收的,因此种植中药材的土壤一定要肥沃,一定要富含能被中药材及时迅速吸收的有机碳养分。矿物质养分一定要结合有机碳养分一起施入。在种植中,因使用农药而导致的药残过多等问题,在使用有机碳肥进行补碳之后,就不攻自破了,中草药植株使用碳肥后,自身基因表达完整,植株健壮,能量充沛,有足够的能力散发岀“信息素″和“修补物质”提高自身的抗病抗逆能力,受病虫的伤害自然就少了,也就不需要大量使用化学农药。这样,只要中药材种植户坚持使用有机碳肥,就可以使这个行业绝处逢生!